南方澳漁港
位在宜蘭縣蘇澳鎮
東南方之蘇澳灣內的南方澳漁港
三面環山
天然地形相當隱蔽又近漁場
堪稱是最自然的良港
南方澳漁港和對面的島
以沙洲相連形成一個天然屏障
每到酷夏刮起西南勁風時
船隻便可進港避風
所以昔日就有「南風澳」之稱
南方澳漁港的漁場漁群種類繁多
尤其是鯖魚
所以也就有鯖魚的故鄉之稱
南方澳漁港是由三處船渠所組成
民國11年首先完成
南方澳泊地及碼頭
就是現在南方澳第一漁港
在日據時代所建
也是南方澳最早期的漁港
漁港對面的南天宮
則為當地的信仰中心
因其歷史悠久
常有來自全省各地的進香團
來此參拜進香
而南方澳漁港的底端
則有許多快炒店 海產店等
可以讓遊客一嚐新鮮的海味
南方澳第二漁港
就是當地人所稱的「內埤漁港」
在民國44年興建
也是三個漁港中最小的
每天的下午3點至5點
會有各地湧來的魚販\在市場中叫賣
遊客也可以加入行列
以便宜的價格就可以
買到新鮮的海鮮
第三漁港興建於民國54年
為因應地方運輸需要
由基隆港務局投資
在南方澳泊地北側
興建小型商港一處
計畫供3000噸級以內之\小型貨輪
作為環島航運使用
64年起蘇澳商港開始\大規模施工
就是今天我們所見\南方澳第三漁港
七十年代時由於漁業發展迅速
漁船劇增且大型化
而南方澳漁港設施大多為\早年所建
碼頭老舊 水深不足
影響漁船泊靠
並危及緊臨拍賣場的安全
經前台灣省漁業局
及宜蘭縣政府研擬整建計畫
列入第二期台灣地區
漁港建設方案中
全面改建老舊碼頭並浚深泊地
從77年度到82年度\分六期施工
第一漁港以及第二漁港泊地
由原來水深1.8公尺\加深到3公尺
第三漁港改建
原有水深4到6公尺的碼頭
可停泊2000噸級遠洋漁船
整建完成後
合計港泊地面積\約有16.8公頃
碼頭三千多公尺
目前南方澳漁港已是東北部
以及宜蘭縣最具規模的漁港
南方澳漁港陸域部分
由於受限於地形及港區範圍\無法突破
造成陸上公共設施建設相形不足
民國84年在原有
南興安檢所北側水域
增建碼頭及填築新生地\約1.15公頃
就是現在的南興碼頭
作為安檢碼頭及漁業設施用地
南方澳漁港平時漁船相當的多
設籍的漁船已達1000多艘
超出南方澳漁港正常容量甚多
港內漁船停泊甚為擁擠
平時就影響卸魚補給等作業
每逢颱風期或惡劣天候
附近海域作業的漁船
更湧進南方澳漁港避風
漁船擠滿泊地
就必須商借\蘇澳港部分碼頭來應急
南方澳是東台灣最大的陸連島
與蘇澳港相通地勢天成
外海的黑潮行經之處
洄游魚類豐富形成漁場
南方澳地區海岸地形景觀\相當豐富
海岸中的海岬
海岸岩礁 海蝕崖 海蝕洞
都是侵蝕作用而形成
屬於侵蝕型海岸
奇妙的海陸分布
也同時出現沉積作用的地形
因為沙洲的前方有一個小島
所以形成屏蔽的效果
後方風浪不及之處
堆積了大量的漂沙
形成連島沙洲
小島後方的沙洲
將小島與陸地連接
形成陸連島
從蘇花公路昭月瞭望台望去
陸連島是一列小丘橫臥海上
海拔高度不到100公尺
在地形上有明顯的鞍部
尤其是右側三丘
宛如筆架
所以當地人也將其稱之為\「筆架山」
來到南方澳地區旅遊
踏上南方澳的跨港大橋
圓弧的造型
在天空畫出一道純粹的曲線
橋下的漁船正緩緩駛離漁港
開始日復一日的海上生活
南方澳這座新的跨港大橋
可以說是南方澳漁港繁華的產物
早年南方澳漁村
因被漁港切割
在以往全靠一座駝背橋來銜接
大部份的漁船\都要從駝背橋下穿過
由於駝背橋很窄小
橋下空間不足
加上宜蘭南方澳漁村日益繁榮
舊橋已無法滿足南方澳交通所需
所以另造跨港大橋替代駝背橋
也因此成為當地一項觀光景點
南方澳跨港大橋是一座
跨越蘇澳港與南方澳漁港的大橋
這座採單拱船形橋的設計
加上橋柱上選用了
別具風格的魚蝦蟹造型設計
可以說非常獨樹一格
此外
牆上並設有觀景平台
讓遊客觀賞南方澳漁船返航
以及漁港風情
它也是國內獨一無二單鋼拱橋
南方澳跨港大橋\橋長一百四十公尺
橋寬十五公尺
南方澳跨港大橋
南方澳漁港為南方澳的發展重地
南方澳市區依碼頭環繞而成
以往從北岸到南岸
都要繞過一大圈
但是自從圓弧形跨海大橋
在1998年完工之後
成為亞洲第一座單樑懸吊式鋼橋
白色的橋身 簡潔的造型
橫跨漁港航道
南方澳就形成一個圓環形狀
車行可直接環繞市區
讓居民及遊客方便許多
而跨海大橋也成了觀光景點
遊客可以從豆腐岬往南方澳
市區的方向走上橋
都是不錯的選擇
而橋上早晚景致各不相同
白天 可以遠眺太平洋
夜裡 可從漁港方向欣賞
漁波倒影及跨港大橋
入夜後的燈光效果
這座宜蘭南方澳之光
是夜裡的南方澳最美的景緻
常吸引許多的遊人在此駐足
留下難忘的回憶
擁有壯麗海岸風光
豐富人文色彩
和漁業品質俱佳的南方澳
更具觀光潛質
南方澳依地形規劃有三處漁港
其中二處開放為觀光漁市
第一漁市位在\漁港路南方澳漁會旁
第二漁市則位於南寧路
南興出入海管制所旁
前者為全天候營業的遠洋漁市
配合船返時間不定時開市
後者屬近海漁市
多為漁船淩晨出海
中午返航的現撈鮮貨
所以過午才開市賣完便收市
因為此處物美價廉新鮮誘人
因此 無論平時或假日
俱人聲鼎沸 交易熱絡
興建於民國54年第三漁港
相對於前二個漁市場
位在第三漁港邊的第三漁市
則顯得冷清多了
目前除了提供大型圍網漁船
以及遠洋漁船停泊
在這裡的漁船靠岸後
漁獲是以箱來計算
直接以小貨車載走
因此遊客平時難得在
第三漁港看到魚
除了豐饒的漁業發展之外
珊瑚加工業也曾在
這個小漁港盛極一時
後來因採收過度逐漸沒落
但目前港邊道路上
依舊留有數家珠寶珊瑚
琳琅滿目供遊客細選精品
南方澳居民的財富
和生活智慧來自於海洋
對生命安全的威脅
以及潛藏的危機也來自於海洋
因此宗教便成為當地人民\紓解不安
憂慮 挫折
甚至祈禱滿載的精神慰藉
而聚資建廟也成為漁民宣揚神威
祈謝感恩的主要方式
南方澳目前擁有十二座道觀
兩座教堂及一座佛寺
由於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都從事漁撈活動
因此主祭神仍以漁民的守護神
媽祖為首要
其次則為傳統民俗宗教中的天公
王爺 太子爺 城隍爺等
南方澳漁民對於媽祖信仰的
熱烈程度
從平時的香火鼎盛不難看出
每當媽祖生日更是陣頭群聚
鐘鼓鳴天 遶境隊伍綿延數哩
可見媽祖在漁港居民心中
崇高的宗教地位
南方澳有二座大廟
一為代表南方澳本地住民
信仰中心的「南天宮」
另一則是主要由北方澳
移民所擁護的「進安宮」
南天宮\因有於民國79年打造完成的
全世界最大的一尊金身媽祖神像
全身皆為純金打造
重達203.8公斤而聲名大噪
不僅使南天宮奠定其地方代表性
媽祖金身也成為
南方澳漁港的重要地標
吸引全台信徒爭相膜拜
二樓則供奉玉媽祖
為民國89年安座 福佑萬世
進安宮位於第三漁港前
所供奉的黑面媽祖
已有200多年歷史
廟內神像金碧輝煌
廟的外觀更是十分雄偉壯觀
民國九十六年
一位來自台北的著名珊瑚商人\表示
受一尊黑面媽祖託夢
要他捐贈珊瑚神像
於是遍走全國廟宇
最後來到進安宮
發現與其夢境完全相同
因此決定捐獻一尊無價的\珊瑚媽祖
珊瑚媽祖高4呎8吋
全部由珊瑚寶石與黃金搭配
其雕工精細
栩栩如生
莊嚴慈祥
將永遠彰顯恢弘神威
大力庇佑前來朝拜的善男信女
素有鯖魚故鄉之稱的南方澳
豆腐岬位於南方澳與漁港東側
係由陸連島和連島沙洲
連貫而成的一處\風景優美的小海灣
景觀特殊
海岬岩礁呈豆腐狀
故稱「豆腐岬」
而鄰近的菜刀嶺
常有釣客徜徉其間
攀登俯瞰附近海岸風光
堪稱「別有洞天」
宜蘭南方澳豐富的海洋生態
造就一座漁港的生命力
南方澳海鮮
特產店林立於南方澳魚港兩旁
除了可以品嚐到時令季節的
新鮮海產外
再帶個伴手特產
這可是來宜蘭南方澳魚港的遊客
不會少的行程
宜蘭南方澳現撈鮮貨的海鮮
魚特產 美食吸引著來往的遊客
只要沿著南天宮前的魚港路而行
特產 海鮮店比比皆是
從魚乾 蝦米 魚鬆
魚罐到零嘴小點的魷魚片
魷魚絲\都是遊客們必帶的伴手禮品
原只是蘇澳鎮的一個小漁村
因臨近太平洋黑潮與親潮交會處
魚群種類繁多且漁產甚豐
加以遠洋漁業發展迅速
近年已晉身為東海岸最大
全臺第三大漁港
儘管如此
緊挨著漁港區發展的南方澳
因遠離蘇澳市區
自成一格的地方特色
至今仍保有濃厚
純樸的漁村風光
與閒適 淡泊的民情風俗
自然散發一種
耐人尋味的平民生活魅力
自從雪山隧道通車之後
許多人經常往來宜蘭跟台北
許多大型的景點
經常是人滿為患
換個地方走走吧
來南方澳這個小鎮
看看討海人的樂天知命
圍著拍賣大哥跟著魚販一起出價
體驗真正的台灣生命力
7 則留言
南方澳跨港大橋重建工程」可依預期於111年10月1日前重建完成
苏奥,一兰是中国欲急切地统治台湾的主要原因。 一个拥有苏奥的国家,可以用苏奥作为潜艇基地,再次向美国大陆发射导弹
有點像香港的大澳
橋明明斷了,影片是多久前的影片,這樣很不好。
南方澳大橋我記得不是斷掉了嗎???
為何會有“黑面”媽祖呀?是從非洲來的嗎?有幾個媽祖啊?有“紅面”的嗎?
介紹進安宮珊瑚媽祖照片誤植為南天宮的玉媽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