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 11 月



蘆洲李宅古厝
位於新北市蘆洲的李宅古厝
是抗日名將李友邦的故居
如果對歷史人文考古/有興趣的朋友
李宅古厝絕對是不可以錯過
懷古的三級古蹟喔!
位在新北市蘆洲區
中正路243巷19號的/李氏古厝
李氏古厝是李濯夫
在清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所建造的
1893年光緒19改建
其所位在的地點
舊地名為和尚洲中路
現在則叫作中原村
原是八里地區
往新莊方向道路的中點
所以又稱為中路
也有和尚洲當時無路墾拓者
在荒埔中央開路而稱中路的說法
而現在稱為中原村
是因為蘆洲李宅/過去被鄉人叫做中原
行政區劃分改名時改為中原村
而早期的蘆洲李宅所在地
是位於平坦地形中的高處
前後均較低窪
房屋四周都是稻田
也叫「田仔尾」
後來又音傳為「田野美」
建築是「編竹夾泥牆」式構造
古宅前半月形蓮花池一座
以及一條小運河可通淡水河
李宅到今維護相當良好
是台灣傳統農村家族聚落/典型建築
拍攝古厝全景時被四週
現代高樓大廈團團包圍
這種強烈對比性建築
有著現代建築和傳統建築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種建築奇觀
也成為台灣非常獨特的景觀特色
李氏古厝是由
三個合院式建築群所構成
各建築物之間的中庭寬度甚小
而且廊道四通八達
也是長廊光影取景點
蘆洲李氏古厝可以說是
代表中國農村民俗文化
典型的田莊宅第
地形由後座向前漸傾而成
土地面積為兩千坪左右
建坪扣除外庭後佔四百六十多坪
模式為三落四合院
壁基使用粗石/水泥砂石等混合砌成
屋脊多為馬背型
李宅古厝建有九個廳
六十個房間、一百貳拾個門
是一座相當大的宅第
古厝後方果園
兩側呈現半圓狀/就好像太師椅扶手
所以就其稱之為護台
古厝前方則闢有魚池乙座/稱為蓮花池
如果碰到天氣晴朗時
池中映現觀音山頂倒影清晰美觀
蓮花池到大門間稱為前庭
入大門之後則為內庭
如今在前庭草地上擺放著
幾台三輪車及腳踏車
做為民眾拍攝取景之用
所以每當星期假日李宅古厝
已經成為當地居民/重要的休閒場所
大門之後的內庭兩側/分為東西廂房
又稱為文廂及武廂
分刻「由義」和「居仁」四字
文廂分設為三間中間為客廳
專事接待一般賓客
另外兩間分別為/漢文經書的私塾館
與珍藏經書及重要
李氏房地契等書房庫
武廂也分設三間
中間客廳為接待一般農友用
其餘兩間分別為置放農具
與儲藏稻穀與種子等用
但不幸在大正十年
民國十年被洪水猛烈襲擊/沖毀倒塌
眾多重要經書和李宅古厝
原始房地字契等/大部分都遭沖擊損毀
只存後廳祠堂上祖宗牌位
和少量的藥書
以及前庭遺存石臼、石磨兩座
你可別小看這些石頭
這些可都有百年以上歷史呢
蘆洲李宅古蹟本身所有者之一
李友邦先生/是台灣近代史重要的人物
家族與地方人士等建議
應將蘆洲李宅古蹟的地方性
擴大視野為/全國性空間的歷史保存
一種可能在古蹟中
以李友邦先生為主題
建立以主題展示館
為中心的古蹟保存模式
是台灣近現代史上最好的見證
蘆洲李宅古蹟規劃成為
主題文化歷史紀念館之後
古蹟保存區就自然成為
一個公共空間的活動中心
對於改善地方環境的生活品質
增進民眾的生活享受
有很大的幫助
也提供市民日常生活
與文化活動的最好場所
每年定期舉辦的
蘆洲李宅古禮收涎活動
就吸引許多民眾參與
重塑李祖厝當年
對地方公共性服務的精神
另將發展市民/共同蒐集文物展演活動
實現古蹟保存社區化
建立市民對文化的認同
使蘆洲李宅古蹟成為未來
北部區域性人文旅遊的重點
必定可以帶動蘆洲的進步與繁榮

柳營劉家古厝
位在台南市柳營區的劉家古厝
是一座四合院大宅
內埕可說非常的寬闊
周圍採紅磚圍牆/及洗石子牆門建築
出簷與棟架的形式不多做雕飾
雕刻花罩門楣
屏門裙板施彩繪規模宏偉
古宅建築雕梁畫棟
是台南市數一數二的/百年古老建築
據記載柳營劉家先祖劉茂燕
是鄭成功部將殉國在南京戰役
劉家開基祖劉求成奉母命渡臺
初來時定居在台南府城地區
最後移墾定居查畝營
就是今天的柳營地區
在經過努力墾地經營下
擁有數千甲良田
加上平日樂善好施建設地方
後代相傳為官經商都有顯赫大業
其中七世劉達元/為咸豐壬子年舉人
八世劉澧芷為光緒十五年舉人
一門兩舉人
是台南地區少有的
到現在十二世
世族連綿三百餘年/是境內一大望族
而柳營原名為查畝營
是因為鄭成功時期/查察田畝而得名
後來改名柳營
是因附近居民大多姓劉
所以取劉的諧音「柳」/而名為柳營
我們一踏入劉家古厝大院
就可以看見前兩邊分豎/『舉人杆』
這是古代科舉制度的榮耀象徵
右邊旗桿因觸電劈倒
只留下石座供人憑弔
左邊猶存高聳入雲的朱漆旗杆
是劉家古厝很醒目的地標
由於柳營劉氏七世祖劉達元
曾經在咸豐二年高中文舉人
當時並沒舉辦祭祖儀式
因此藉著祠堂落成之時
族人研議補辦
有兵部侍郎兼福建巡五撫/王得祿
所賜『文魁』匾額一面
在祠堂前豎立二支旗竿外
並贈「文魁」匾額/懸掛正廳門楣上
而在廳內楹柱各有對聯
辭意深入淺出、言簡意賅
足以發人深省
祠堂的第一落前面/是廣大的「前埕」
早晚都有人在此活動
有時也充當晒穀場
劉家古厝是一棟四合院
外觀紅瓦紅牆色彩鮮豔
具有閩南建築的特色
顯示主人開朗強烈的個性
第一落兩側伸手的馬背山牆下
引人注目的是「獅啣八卦」
與「獅啣劍」泥塑裝飾
獅身造型生動如有靈性
具有鎮宅以求闔家平安的功能
進入外門之鐵門之後
就可見到門廳上寫著
劉家宗祠匾額
在門廳內門楣上/又懸有「武魁」匾額
兩旁門屋紅柱白牆
簡樸又不失氣派
走出門廳之後就是紅磚中庭
第二落正廳外門楣的
紅底金字「文魁」映入眼簾
正門兩邊全是格扇門
內側格扇是白色櫺條窗隔心
外側格扇是華麗的透雕窗隔心
門楣上檁子下的橫披窗
有的以直木條斜織構成的平櫺
有的以圓形木圈組成的菱花
鮮紅華麗構造複雜令人眼花撩亂
走進正廳內
門楣上有「傳經衍派」匾額
疊斗式構架上趖瓜碩肥
通樑、神龕、供桌/與歷代祖先牌位
一派殷紅,穆肅莊嚴
楹柱有多組對聯
一組為/「孝莫思勞轉眼便作人父母
善無望報回頭且看爾兒孫」
為人子女、為人父母/可以此為圭臬
這座劉家祖先在一百多年前
所建的古厝
占地八百坪,建材、工匠
都是經由大陸船運而來
是台南地區有名的古老建築
現在已經編為縣定古蹟
同樣位在劉家古厝
緊鄰劉家古厝旁的洋宅大院
則是劉家興建於/日治時期的西洋洋樓
劉家頤樓
是第一屆南瀛建築文化獎/得獎作品
也是已故前輩畫家/劉啟祥的成長之處
是劉老師最早的畫室
劉家頤樓的庭院鳥語花香
綠草如茵、百年老樹
劉家後人對這棟/具有意義的老洋房
仍舊保存良好
另外
在劉家古厝後方
也有多間年代久遠的古厝
無論是門庭造型或是屋瓦建築
都值得我們前往一探
對於台灣的歷史/會有更深的了解的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