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水席和辦桌文化引發網友熱議,臉書粉專「甘苦人食堂」發文分享兩個台灣傳統文化之間的差異。(圖/臉書粉絲專頁「甘苦人食堂」)
最近網路上熱議的姑嫂間「流水席大戰」,將辦桌與流水席這兩種台灣傳統文化推上風口浪尖,有專家就跳出來分享表示這兩種東西看似一樣,但其實大有不同。流水席常見於廟裡,沒有限定人數或位置,桌上大多是快速出餐的簡單菜色。而辦桌通常有固定主人家或主辦方,除了有固定座位外,賓客差不多都入座之後主人家才會宣布開席。
近日臉書粉絲專頁「甘苦人食堂」發文分享辦桌與流水席的不同,文中提到,流水席常見於廟裡,在神明生日之類的重要日子裡,會有「食福」、「食平安」、「食保佑」的餐點讓香客在參拜之後可以填飽肚子,和辦桌不一樣的是流水席沒有限制座位和人數,桌上大多是可以快速出菜的餐點如炒麵、炒米粉、粥品等簡單的菜色。沒有限定開桌時間,賓客來了就吃,吃完就離開,總鋪師一直重複端出相同餐點來服務賓客,一組賓客可能是單人也可能是三五人一起來吃,大約半小時就可以吃完一輪,賓客川流不息來來去去,故名「流水席」。
相較於流水席,辦桌通常有特定主人家或主辦方,因結婚、祝壽、新居落成、尾牙、滿月酒甚至是喪事圓滿等等原因舉辦的宴席都可稱為辦桌。通常有預先規定日期與時間,每人有固定座位,賓客差不多到齊之後主人家宣布開席,總鋪師才會開始上菜,菜色通常比較精緻,大約會有10至12道菜有時甚至更多,賓客是同一時間入座的同一群人,用餐時間至少3小時起跳。
而不論是吃流水席或是辦桌,台灣人喜歡在用餐結束之後打包回家,這種習俗源自於惜食文化及總鋪師的體貼。早年物資缺乏,只有在宴席上才能吃到「油臊」(台語:形容比較油的食物)。且日治時期殺豬需要向日本人申請,而平常的豬肉是配給制度,因此人們就會將宴席上平常吃不到的山珍海味打包回家。
至於為何打包也算是總鋪師對賓客的體貼呢?在「甘苦人食堂」的文中也有提到這是因為早期交通、通訊皆不方便,賓客可能需要在一個月前就收到宴客通知才來得及準備,且路途遙遠可能需要走上半天,總鋪師怕賓客走到一半就餓得兩腿發軟,因此在宴席中後段就會讓賓客吃飽,結尾前的油盤,如炸雞腿、炸春捲等等炸物,就是要讓遠道而來的賓客可以打包在回家的路上吃。整個宴席不是在賓客離開後就結束,而是賓客回到家之後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