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3 11 月


今年規模6以上強震比平均值多4倍!「921地震年後最多」 氣象局示警:未來一週還有餘震

今日(15日)中午12時03分,花蓮縣東部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2強震。(圖/氣象局)

今日(15日)中午12時03分,花蓮縣東部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2強震,且深度僅5.7公里。對此,中央氣象局統計,台灣今年規模破6以上的地震已多達12起,為921地震發生時的1999年以外,最多的一年,而規模5到6的地震也有61次,意味著今年規模6以上的地震次數為歷史平均值的4倍,規模5到6的地震也有2.44倍。專家表示,未來一週不排除還會有規模3至4的餘震出現。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今天中午的地震深度僅5.7公里,屬極淺層地震,而且該區域在歷史上的淺層地震次數遠少於隱沒帶的深層地震,自1973年至今,震央在此地的規模6以上地震也只有3起,分別是1982年的6.0、1990年的6.7,以及今天的6.2。

陳國昌補充,從近期的歷史平均值來看,全台規模6以上的地震每年只會有2.8至3起,今年卻已經發生了12起,也讓2022年成為氣象局有記錄以來,僅次於1999年,規模6以上地震出現最多的年份。另外,規模5至6的地震今年也高達61起,遠多於每年的25次。

陳國昌還示警,本次該系列的地震除了主震外,加上餘震已達9個,不排除未來3天內還會有規模4以上的餘震,1周內則可能出現規模3的餘震。

陳國昌也解釋了國家級警報為何只針對宜花兩縣市的民眾推播。他指出,雖然有許多縣市震度超過4級,但因為有科學誤差,所以只對宜蘭和花蓮推送。同時他也表示今天氣象局只花了12秒就把警報送出,和過去的20秒相比「算相當快了。」

至於台灣是否已進入地震活躍期?陳國昌則指出,今年的地震多集中在東部的板塊交界處,所以確實屬於地震活躍期的一年,至於有學者推估,未來可能有規模7以上的地震發生,陳國昌則表示氣象局予以尊重,但地震的行為和趨勢難以預測,有可能今年非常活躍,明年卻突然沉寂了,因此只能繼續觀察。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