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3 12 月

社頭團圓堂
彰化社頭的團圓堂與寧遠堂
位在八卦山脈山腳路下
從76號快速道路下
往二水方向走約1.5公里左右
左方就可以看見兩落廣闊的宅群
團圓堂前有月眉池與田地
景緻清明遼闊
寧遠堂位在團圓堂的右側端
但由於後代子孫於前方種植果樹
遮住部分宅群相當程度
破壞宅群的恢弘氣勢
社頭劉氏的團圓堂
是台灣庶民生活聚落的典型寫照
也是台灣島內早期為了
逃避械鬥移民遷徙的重要遺跡
雖然目前的屋舍/均為三、四十年前
改建的磚造平房
但完整的十三護龍圍屋建築
卻是閩、客族群交融的最佳見證
台灣早期庶民生活的屋舍
與商賈名流的宅邸
有著全然不同的樣貌
但遺憾的是當今歷史建築中
重要保存
仍然無法脫離制式的政商情結
所以感懷台灣早期農村生活時
台南楠西鄉鹿陶洋江氏古厝
社頭團圓堂與寧遠堂是
值得大家緬想的聚點
劉家月眉池團圓堂
第十代在清康熙年間
約西元1700年/由福建省漳州府
南靖縣遷到嘉義民雄落腳
前後居住約有47年之久
之後父子三人再遷居
彰化縣社頭鄉月眉池
現今人口約有800人
而其中約600人散居全省各地
目前約只有200人/住在月眉池現址
每年四節散居全省各地的
劉氏家族後裔皆會返鄉祭祀祖先
以表達緬懷祖先福澤/之慎終追遠之意
正廳屋頂上小石獅端坐
據稱能鎮煞僻邪
此設計亦屬罕見
主建築維持傳統客家的儉約風格
但在飛翹的屋脊上卻絲毫不馬虎
正脊以八仙為裝飾,飛簷
垂脊上則以文官武將造型
凸顯允文允武的期許
屋頂採民居少見的燕尾形式
此乃第十二世祖劉元炳/曾高中舉人
廳內的「選魁」牌匾
並在廣場前豎起/旗官牌之石製旗座
以當時貧窮落後之農村社會來說
是一件相當值得光宗耀祖之盛事
風雲際會劉家族人皆與有榮焉
當時月眉池團圓堂祖祠
三合院之建築房子只有十一間
歷經子孫十多代延綿至今
房子已有420間之多
房宅四周佔地約有三甲
行政區域劃分為三個鄰
三合院之建築除正身外
另有北邊七個護龍
南邊六個護龍總共有十三個護龍
以閩臺傳統之建築來說
可以說是一個/具有相當特色的大聚落
為長久保持該大聚落之特殊景觀
十三護龍之大宅院
早年就有規定/興建房子不得蓋樓房
劉家子孫也都有此共識/嚴格遵守至今
月眉池團圓堂為三合院之建築
傳統建築以廳堂為主體
兩側呈直角方向排列的/稱之為廂房
閩南稱為「護龍」
客家則稱為「橫屋」
這樣所圍成的「ㄇ」字型/就是三合院
所包圍的空地稱為「埕」
一般農宅大都是五間起
七間起的大厝比較多
「埕」特別寬大
以供眾多的人們活動/或曝曬農作物
月眉池宅落/從空中俯視其狀成圓形
當初其先祖興建祖祠時
為祈後代子孫皆能團聚
事事圓滿故取名為『團圓堂』
團圓堂位在彰化縣社頭鄉湳雅村
居民習慣以「湳仔」/稱呼這個地方
湳仔在福佬話指的是/爛泥充斥的地方
早在清朝漢人初墾的年代
這處位在八卦山山腳下
與八堡二圳的區域
乃泥濘不利耕作之處
後來經由客家移民開墾
解決了排水困難的問題而成良田
進而也吸引福佬系移民進入
這群早年的移民屬於饒平客家
居住在多數是福佬人的環境中
已經少有人會說饒平客語
成了所謂的「福佬客」
尋常生活中已經聽不到客語
但在團圓堂外圍入口
由「將爺廟」鎮守護持
前埕圍牆上設置小巧的/「天公爐」
是明顯的客家傳統習俗
還是清晰記錄著/那段不會抹滅的歷史
合院民居前為月眉池
供應著鄰近耕作
造福居民無數
堪輿學稱團圓堂所在/屬「土虱穴」
現在都還流傳著早年半夜
居民都會聽到隆隆異聲
後來發現是月眉池內
居住著抓也抓不完的土虱呢

斗六吳秀才宅第
台灣自清代以來
人文重鎮集中在台南
彰化與台北三個地區
而中部的靠山地區如霧峰
與雲林斗六一帶則隨著
清末樟腦開採而興起
清同治年間發生戴潮春事件
台灣中部有些家族式微
有些家族崛起
霧峰林家與斗六吳家
逐漸成為望族富戶
吳家先祖開拓雲林
清光緒年間吳克明中秀才
他在斗六市街南郊
建造一座三進的大宅第
這就是中部極富盛名的斗六吳宅
斗六吳宅在台灣古厝中獨樹一幟
具有多方面的特色
門樓為重簷歇山式
正廳前置軒亭出現網目斗栱
大量運用西洋圓拱結構
及球面薄殼構造
以及精美的門窗木雕等
都反映出二十世紀初期
吸取多元文化藝術之結果
也可視為是一個古今
與中西的夢幻複合體!
斗六吳秀才宅第初建時
為三進的閩南式建築
主要為磚、石與木混合構造
坐北朝南
位在當時斗六市街南郊
附近環境幽靜有如世外桃源
正廳內有一對聯
野鶴巢邊松最老
仙人掌上雨初晴
頗能形容其意境
從木結構與雕刻特徵來看
似乎出自漳州派
與潮州派木匠之手藝
傾向於精細之雕法
日治初期吳克明被推舉為
雲林的地方賢達
吳宅正廳擺設三組太師椅
格局寬闊極為氣派
在台灣頗為罕見
但1930年的大地震
破壞吳宅建築使牆體傾斜
地震之後吳家在原址就地重建
這次的改建採用一種少見的方式
即東、西方風格混合式
主要牆體均改為磚造及水泥結構
門廳的屋頂也採用鋼筋水泥構造
所以未鋪瓦片
而正廳前面的軒亭改為西式圓拱
柱子亦改為洋式
只有內部的樑枋仍保存木造舊料
最有趣的是屋頂有部分
作成弧形薄殼結構
其下方懸掛著整排的斗栱
這時的斗栱/已經變成純裝飾的構件了
我們從最前面的門樓開始欣賞
這是一座三開間的門樓
闢有三個圓拱門
古時除非獲有功名
否則只能設單門
吳宅的門樓不但設三門
它的屋頂且採用雙重的屋簷
並且屬於四坡的「歇山」式
台灣俗稱「四垂」頂
門樓左右牆呈八字型
稱為「八字牆」
凸顯門樓更具氣派之威
最特殊的是整座門樓
為鋼筋水泥構造
屋頂不鋪瓦
外觀呈現灰色調看起來極為樸素
吳秀才古宅興建於1889年
在歷經122個年頭
建築中融合了中、西式建築風格
是台灣古厝建築中相當罕見的
不過它卻記錄了
台灣百年的滄桑歷史

清水趙氏古厝
位於清水鎮的下湳里趙氏古厝
地址雖然是編列在/中山路476號
但這古厝卻不是在清水市區
而是在過了清水市區
往大甲方向的外環道/與中山路交接點
前方一棟廟宇的對面進入
路寬約五公尺的小路
就是清水下湳農路
沿著下湳農路旁有五福圳
圳前是一片廣大的水稻田
沿路有數幢紅瓦古厝錯落其間
不到一公里的距離/就可以看到趙宅了
趙家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南吧縣
約在西元1770年左右
由趙用官先生遷台到清水鎮高美
1890年左右由
趙乃文先生遷至下湳里
至今有一百多年歷史
第五代趙乃文先生有四子
除了老二遷出外
其餘皆住在此三合院中
當時趙氏三兄弟分家後
共同經商添購土地
大房有十餘甲
三房三十多甲
四房二十多甲
三房趙金火先生從事米糧貿易
在日據時代開設振順碾米工廠
四房趙意負責接洽業務
大房之子財發管理財務
專門搜購中部地區米糧
碾磨加工後外銷日本
賣給三井三菱等公司
日據時代趙家人丁盛旺
平常食用米放置直徑一公尺
高1.2公尺的大鋁桶內
吃大鍋飯前得敲鐘
第一聲是三房等長輩
第二聲是青年及長工
第三聲是婦女
孫子輩小孫是不准上桌的
趙家至今已傳到第九代
家境雖富裕卻家規嚴格
相當重視子女教育
子弟醫生,教師,公務員者多
趙家就在鰲峰山腳下
古厝就座落在山邊
前有半月池相伴
四處大半是稻田
從這經過時目光總會
從矮矮的牆外瞧它一眼
感受它不同於其它老房子的媚力
屋簷前的雕刻簡樸
而有防曬防水的作用
淡淡的顏色有著它蒼桑的歲月
冬天是有點倉桑
夏天到來就有不同的景象
整個趙氏古厝為兩進六護龍
四周竹圍密布
前有種植蓮花的半月池
後靠鰲峰山
中間則有水路環繞
是一座保持相當完整的三合院
原本建築為二進二護龍的宅院
建材用土埆牆
造形優美、有鳥踏、窗花
八卦窗以及門樓.等
清水大地震時/只有明樓尖端斷落外
其餘都無損壞
當時二進是茅草屋頂/約1.5呎高
民國六十九年左右
廳堂屋頂翻修為瓦頂
民國二十幾年因子孫繁衍人數多
加建外護龍未與二進連接
後來才加蓋相連
台灣光復後土埆牆修為磚牆
幾經翻修方有今日風貌
日據時代治安不好
住宅四周種刺竹圍/以防風及維護安全
在廳堂門側設有槍口/以防土匪搶劫
不過現在都已封閉了
天水堂是趙氏古厝正廳
過去一進廳堂放祖先牌位
二進廳堂放神明
主要是為了避免神象被日軍沒收
趙氏古宅與一般的傳統古厝
總是有著不同的感覺
沒有傳統古宅的雕塑裝飾
更沒有門匾旗竿的加持
感覺上平易許多
或許建築的本身就是一種美
牆面上的白與灰
六角窗檽日式風格的屋簷裝飾
都顯出它獨特的味道與媚力
也是在台灣眾多古厝獨樹一幟的

Share.

11 則留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