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5 12 月

潟湖生態遊台江
台灣成立的第八座國家公園
就是位在台南市沿海地區的
台江國家公園
也是台灣第一座都會型國家公園
北自七股青山漁港南堤
南到鹽水溪南岸安平堤防
範圍包括鹽水溪\曾文溪沿海公有地
黑面琵鷺保護區
七股潟湖等區域
涵蓋人文史蹟和自然生態
傳統濱海產業等資源的國家公園
加上四草地區的台江生態
有四草湖及紅樹林綠色隧道
兩大特色的風景區
四草的紅樹林種類是全省之冠
有五梨跤、水筆子\欖李及海茄冬
紅樹林交織成的罕見奇景\綠色隧道
已經成為遊客旅遊台江時\必到之處
近年來
四草大眾廟\和紅樹林保護協會等單位
為了讓民眾能充分體會紅樹林生態之美
特別提供\紅樹林膠筏生態之旅的服務
分別從大眾廟\和四草大橋北岸出發
可提供遊客\相當難得的紅樹林探險經驗
溼地的魚蝦、貝類和底棲生物
也常吸引大量的候鳥來此覓食
現在我們外景小組
就以四草地區\展開今天的旅遊行程
四草大眾廟位在\台江內海北汕尾島南端
在廟宇的所在地
原本是一座荒涼的孤島
目前四草大眾廟所奉祀的對象
並不是民族英雄鄭成功
而是鄭成功收復台灣時
他的先鋒營副將陳酉
陳酉在北汕尾島一役
殲滅荷蘭兵士三百餘人
為了表彰其戰功
清康熙39年\建祠以表揚其戰功
並且尊稱其為鎮海元帥
並令入祀大眾廟供萬民膜拜
建廟至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
香火相當鼎盛而且神威遠播
民國六十年時在廟旁挖掘出人骨
並且其中還有荷蘭人的遺骨
台南市政府為了緬懷先烈
特別樹立\鄭成功開臺古戰場紀念碑
與荷蘭人骨塚\紀念戰死異鄉的荷蘭人
位在大眾廟左後方的\竹筏港溪河道
一百多年前是運送鹽糖等
民生物資之人工渠道
原可由四草湖向北連到國賽港
就是今天的七股地區
由於水道甚淺只能通行竹筏
所以也就有了竹筏港之稱
由於竹筏港溪荒廢甚久
使大眾廟後方紅樹林保護區
兩岸動植物生態相當蓬勃生長
在水道上形成有名的綠色隧道
成為台江國家公園內
一處相當具特色的自然生態景觀
來此遊客可以在此欣賞
台灣主要的四種紅樹林
五梨跤、水筆仔\欖李、海茄苳
以及土沉香、台灣海桐等\多種植物
遊客也可以透過望遠鏡觀察到
紅樹林下的招潮蟹\彈塗魚等生態
途中會經過一海堡遺址
綠色隧道這條河道
因兩側遍佈樹齡\逾50年的原生紅樹林
形成一彎如隧道般的景像
綠樹水影景色如詩如畫
搭乘時兩旁的遊客必須小心閃避
以免頭碰撞到紅樹林
河堤上常有拳頭般大小的
凶狠圓軸蟹與我們遙遙相望
出了綠色隧道\是另外一釐金局遺址
釐金局類似海關機構
在台江晚期商業活動中
因是貨物的轉售據點
清廷設釐金局在竹筏港南端
以收取釐金
而觀光竹筏也會在此折返
讓遊客再一次回味
這一條綠色隧道的美景
整個行程約30-40分鐘
會有解說員解說文史與生態
是一個非常深具教育意義的
生態旅遊據點
鹽水溪出海口一帶
為台灣西南沿海重要之濕地
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
它的位置介於陸域及水域之間
魚蝦貝類與底棲生物豐富
更提供了眾多的野生鳥類
做為棲息覓食的適當場所
另外
保護區周圍附近的鹽水溪
雖然流經台南市區
受到相當程度的人為污染
但其間鷺鷥林
高灘地上的招潮蟹及彈塗魚
早期漁民捕撈的魚具─「吊罾」
出海口的鰻苗捕撈等等
仍具有相當的可看性
一趟鹽水溪自然觀察之旅
可以讓您對台灣近代近海漁業
有完整的認識與了解
台灣的西南地區\擁有極長的海岸線
地形景觀及豐富自然資源
包括沙丘、沙洲、潟湖
河口特殊海岸濕地等
在四草自然生態區中
以四草大橋為中心
發展四草大橋的橋頭公園\賞夕照海景
巡遊台江內海景觀
還可以登上竹筏一覽四草內海
觀賞內海潮間帶的自然生態呢
絕對是一處難得的生態之旅
在暢遊台江內海的生態景觀之後
位在大眾廟對面
鎮海國小旁的四草砲臺
在民國七十四年8月19日
已經編定為國家二級古蹟
四草砲臺是清道光年間
因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
為強化臺灣的海防
臺灣兵備道姚瑩所建的\十七座砲臺之一
現存部分砲臺遺跡已經
變成了臺南市鎮海國小的圍牆
同時也修築了位在安平的安平小砲臺
分別拱衛安平大港之外港
四草湖的北岸與南岸
是當時極為重要的砲臺
四草砲臺城垣是以鵝卵石
以及三合土與長條石板所建
牆上的八字形砲洞外寬中窄
以便更改射角
現在城垣上長了不少老樹
與砲臺城垣形成相當特殊的景緻
是台江國家公園內\相當重要的人文史蹟
位在大眾廟後方不遠處的
台南市鹽田生態文化村
過去是安順鹽場舊址
也是日據時代台灣第一個
以瓦盤來製鹽的工業區
近年來由於台南科技工業區
和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先後成立
佔用了大部分的鹽田面積
加上南寮地區常遭到水患侵襲
使得這一座已將近九十年的
製鹽歲月終於走入歷史
而世居鹽田以製鹽維生的鹽民
在九十一年十月完成遷村
為了讓這一片已荒廢的製鹽產業
與歷史陳跡能保存下來
設立了鹽田生態文化村
使其變身為一個具有人文歷史
兼具觀光、產業\及教育等多元化功能的生態觀光旅遊勝地
在這裡還可以看見鹽田工人
如何將海水變為晶瑩剔透的鹽
也可以了解先人\刻苦耐勞的精神
而與鹽田生態文化村緊鄰的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
總面積佔地共355公頃
是四草地區極為重要的\賞鳥生態專區
可以帶領民眾認識美妙的溼地生態
以及豐富的自然體驗
更結合了大眾廟旁的台江鯨豚館
是全東南亞最大最完整的
抹香鯨標本展示館
使鹽田生態文化村
不僅是全台唯一的\鹽田歷史文化教室
更是重要的自然生態寶庫
台南鹿耳門與台灣的歷史發展
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
相傳在西元1661年\鄭成功登陸台灣
就是在當時稱為\北汕尾嶼的鹿耳門溪
在堤防的盡頭還可以見到一顆大石
上面刻著「府城天險」四個大字
說明了這個地區\在當時的重要地位
這裡還是聞名遐邇的鹿耳夕照景點
黃昏時刻來此可以看到晚霞
和成黃色的太陽下山
在沒有建築物的遮蔽
日落過程可說盡收眼底呢
鹿耳門溪\是鄭成功登台航行的水道
不過後來因台江內海的淤積\而變成陸地
位於鹿耳門溪出海口有一座
以奉祀國姓爺鄭成功的廟宇
延平郡王祠過去稱為開山聖王廟
建於永歷16年\西元1662年
是台灣唯一的\一座福州式廟宇建築物
也因其鎮處於過去台灣之門
鹿耳門溪出海口的原因
所以就將其稱為鎮門宮
這座鎮門宮因為有兩位荷蘭籍的
赤腳門神而聲名大燥
這兩位荷蘭籍門神
據傳
是當年鄭成功接受荷蘭人投降後
未隨荷軍船隻\回到荷蘭的兩位荷蘭士兵
在2005年時國姓爺賜封
這兩位荷籍門神為鹿耳門神
並辦理歸化成為我國國籍
來到鎮門宮的遊客
可以仔細觀察\這一座具歷史意義的廟宇
另外
鹿耳門天后宮原是鄭成功
建在登陸地就是今天的北汕尾嶼
當時稱作『媽祖宮』\奉祀天上聖母
到了清康熙58年擴建為天后宮
在了解台江的人文歷史風華之後
我們繼續前往黑面琵鷺保護區
以及七股潟湖等區域
觀賞台江生態之美
因為黑面琵鷺而聲名大噪的\七股溼地
每年在進入冬季之後
都會成為賞鳥人士必訪之地
黑面琵鷺保護區就位在
曾文溪出海口向北的海埔地
原本只是一般的濕地生態
因為受黑面琵鷺的青睞
選在此地作為渡冬的棲息之所
使此地成為全球鳥類保育人士
矚目的焦點
除了大批的黑面琵鷺之外
每年冬天到隔年春天還有
海鷗、鷺科、鷸行鳥科等水鳥
以及蟹類、紅樹林等\豐富的生態景觀
黑面琵鷺是世界上\非常稀少的鳥種
被列為瀕臨滅絕動物保護
來台過冬的數量\大約在數百隻上下
每年10月開始會從台灣北方的
韓國或中國大陸的東北地區
飛到七股曾文溪口來渡冬
一直待到隔年的3月到5月左右
才會陸續飛離台灣
這一段時期是來
七股觀賞黑面琵鷺的最佳時機
由於黑面琵鷺是白天休息晚間覓食
因此
若透過望遠鏡觀察
白天所看到的黑面琵鷺
幾乎都是一動也不動的\群聚在一起
到了下午4、5點開始
牠們會開始玩耍、洗澡
或是互相整理羽毛然後開始活動
幸運的話還可以觀賞到
黑面琵鷺振翅飛翔的英姿
曾文溪口的七股濕地
是目前黑面琵鷺聚集最多之處
因此吸引眾多國內外的研究人員
與賞鳥人士們前來參訪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特別在此處
規劃了黑面琵鷺保育管理中心
擔負起黑面琵鷺生態保育、教育
以及維護當地\珍貴生態資源的責任
分為教育管理與保育研究\2個中心
其中教育管理中心裡\包括了展示室
視聽會議室、咖啡廳及販賣區
提供旅客們拜訪參觀
而保育研究中心則是
提供給國內外保育專家學者們
進行有關黑面琵鷺的研究
來到七股除了
大家耳熟能詳的黑面琵鷺之外
曾文溪出海口濕地\也是重要的賞鳥地
區內大約有200多種候鳥
鳥類資源可以說相當豐富
較常見的有鷗科、鷸科
留鳥則有常見的斑鳩、白頭翁等
曾文溪口濕地\北起頂頭額汕七股燈塔
南堤堤防及七股海埔堤防
南到曾文溪南岸青草崙堤防
東以省道台17國聖大橋為界
西側海域至等深線6公尺處
曾文溪出海口濕地除了有
豐富的鳥類生態資源外
也是一處\觀察紅樹林生態的好地方
台灣第一大潟湖七股潟湖
面積約1600公頃
原是300多年前的\台江內海遺跡
當地人將其稱為「內海仔」
北起陸連沙洲青山港汕
南至頂頭額汕
西以離島沙洲網仔寮汕
與台灣海峽相隔
七股潟湖計有三個沙洲\二個出海口
搭乘膠筏遊潟湖是
體驗七股潟湖的最好方式
沿途滿是吊蚵仔、定置魚網
悠哉的釣客\與豐富的潟湖生態
潟湖周邊的紅樹林
滿是白鷺鷥與招潮蟹
而孤立外海的浮洲網仔寮汕
木麻黃林、馬鞍藤草原非常美麗
您可以在此享受\無人小島的快樂探險
是非常值得一遊的好地方
台江國家公園內除了擁有許多
人文歷史及自然生態的\熱門旅遊景點外
鄰近的景點\也相當受到民眾的歡迎
例如安平小炮台
安平古堡、赤崁樓
北門地區的北門鹽田夕陽景觀
每年十一月北門濕地
成千上萬隻的黑面腹鷗\回巢夕陽景觀
都是您旅遊台江國家公園時
可以前往觀賞這些自然美景
絕佳景點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