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6 10 月



太魯閣國家公園
雄偉壯麗直入天際的峽谷景觀
撼動人心的高山地景風貌
清澈見底快速奔騰的溪流河川
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
孕育了大自然無限生機
而它卻打造了
台灣最美麗的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過去在國外常聽人說
到台灣旅遊就一定要前往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玩
否則就不算到過台灣
這句話足可代表了
太魯閣國家公園
氣勢雄偉的美麗景觀
是世界知名的
太魯閣國家公園
就位在台灣的東部花蓮縣
在民國二十六年日據時代
就已經規劃為次高國立公園
可惜爆發太平洋戰爭而告終止
一直到了民國七十五年
終於成立太魯閣國家公園
面積有九萬兩千公頃
比原來規劃的少了三分之二
不過已經是台灣七座國家公園中的第二大
僅次於玉山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整個園區橫跨
南投、台中、花蓮等三個縣市
範圍以立霧溪峽谷
中部橫貫公路沿線為主
包括了合歡山群峰、奇萊
南湖中央尖山連峰
蘇花公路清水斷崖
立霧溪流域以及三棧溪流域
再加上
中橫太魯閣到九曲洞段
大理石岩層的風化與侵蝕作用
形成了許多岩壁陡峭的
高山峻嶺大峽谷的地理風貌
造成了太魯閣國家公園
最重要的景觀特色
太魯閣國家公園在海拔高度上
變化得相當的大
從三棧溪口不到50公尺的海拔高度
到3,740公尺的南湖大山
造成太魯閣國家公園
在生態環境上的差異很大
所以在氣候、地形
以及野生動植物的分布上
都顯得相當複雜
從平地的闊葉林、混生林
到高山草原苔原
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
是處處顯而易見的
氣候變化多端的太魯閣國家公園
早上也許是萬里晴空
午後就變成雲海世界
是標準的高山型氣候
變化萬千的天氣讓人捉摸不定
尤其
合歡山一帶更是如此
夏天的一片草原花海
冬天的雪季盛景
都是上山避暑賞雪的好時機
當然
合歡山的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致
值得讓您流連忘返的
所以要細心品味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自然與美
沒有幾天幾夜是不夠的
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
大致上可以規劃為中橫沿途的景觀
合歡山周邊的遊憩景點
以及蘇花公路清水斷崖等
當然,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
總共規劃有十一條步道
可以供喜愛登山的朋友做為健行使用
這些步道大都是根據以往
原住民的越嶺古道重新整修而成的
每一條的景觀特色都不盡相同
而且步道健行可需要些體力和時間
只要您時間許可
選擇一、二條路線來個越嶺古道健行
必定讓您大呼不虛此行的
特殊的地形與地質
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最大特色
奇特的地理景觀
造就了太魯閣高山峽谷之美
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山國家公園
而太魯閣的自然景觀
是公認台灣最美麗的地方
太魯閣峽谷之形成是四、五百萬年前
菲律賓海洋板塊
與歐亞大陸板塊發生碰撞
使得原本在歐亞板塊上的沉積物
皺褶隆起上升成為山脈
於是
台灣島就這樣形成了
在這造山運動中所隆起的山脈
就是台灣的脊樑中央山脈
也打造了太魯閣到天祥間的
天然自然美麗景觀
高山突兀、峽谷深邃
是太魯閣國家公園
有別於其他國家公園的地方
當然
立霧溪橫切峽谷兩岸
百年來不斷的向下沖蝕
切開了無數的大理石岩層
形成今天中橫公路太魯閣
到天祥之間直入雲宵的U型峽谷
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
最令人撼動的地景風貌
太魯閣國家公園地理位置
就位在中央山脈的東側
兩千公尺以上的高山
佔太魯閣國家公園面積的一半
其中又有六分之一面積為
三千公尺以上高山
在台灣百岳中就多達二十七座
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
以南湖大山、奇萊群峰
中央尖山最有名
南湖大山是太魯閣國家公園
區域內最高的山
海拔有3,742公尺
一年之中冰封期達到四個月以上
周圍環繞著大小群山更是氣象萬千
是山友必定造訪的美麗大山
而位在花蓮縣秀林鄉
與南投仁愛鄉交界處的奇萊山
標高有3,560公尺
主峰北面是風化崩解的斷崖
西面是碎石嶙峋的崩坡
東面是懸崖深谷
南面是最出名的卡羅樓大斷崖
由於山勢猙獰岩石面遠望呈黑色
是常發生山難的一座山
因此,也就有了黑色奇萊的稱呼
可見山友對其敬畏了
太魯閣國家公園豐富的地形地貌
和面積廣大的原始森林
孕育了無限的生機
從海拔最低的清水海濱
到最高的南湖大山落差達3,742公尺
含有1,100多種的維管束植物
以及132種稀有植物
就以垂直分布來說
幾乎已經囊括了從亞熱帶到亞寒帶
各種不同的植物
其中又以高山石灰岩地形的
植物景觀最具特色
當然
太魯閣國家公園動物生態
也是相當的多
台灣獼猴、赤腹松鼠
台灣藍鵲、蜻蜓等
以及251種以上蝴蝶處處都可以見到
所以說太魯閣國家公園是
最佳的大自然生態教室
也是景致最美的國家公園
非常適合一般大眾前往遊玩
山川溪谷造就了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自然美景
而泰雅族人卻
豐富了太魯閣的人文風情
所以來到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玩時
除了享受太魯閣的好山好水
也別望了感受一下
具有海洋民俗風味的泰雅文化
在1932年日本人在立霧溪口
採集砂金時發現了
古代的陶器和純金製品
包括土質夾雜細沙的陶器
證明了太魯閣地區
在史前時期已有人居住
大約在兩千年前一群具有麒麟
卑南文化混合相的人
進入立霧溪口定居下來
是太魯閣第一批住民
這個遺址就位在今天的太魯閣口
也就是花蓮縣富世村
目前也已列入三級古蹟保護
一千二百年前一群使用
印紋陶器的布洛灣型十三行文化
進入立霧溪中下游
在布洛灣西拉岸梅園等地居住
是太魯閣文化最早的起源
有著綺麗景致的東部蘇花公路
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最東邊的區域
雖然
蘇花公路位在山與海之間
但依山臨海懸崖絕壁的景觀
尤其
清水斷崖、觀音海岸
東澳粉鳥林等點
更是行經蘇花公路上的重要景點
這條北起蘇澳南到花蓮的蘇花公路
沿途山景 海景都非常驚險 全線沿中央山脈
東側的斷層海岸所建造 全長有118公里
峰迴路轉斷崖峭壁
旖旎的海岸無盡綿長
海浪濤聲不絕於耳
偶而在公路底下
可以看到北迴鐵路的火車
穿梭在山與海之間
蘇花公路全線濱海而行
不過大都是地勢險惡的斷崖
能下海玩水的地方並不多
從蘇澳往南行
車進入東澳後
眼前可見一深入海中的狹長海岬
形狀好像是象的鼻子
所以也就有鳥石鼻的稱呼
在鳥石鼻北方有一小漁村
因為常有野鴿停駐
當地人也就將它取為『粉鳥林』
從粉鳥林漁港到東澳村約有2公里
延伸著一片新月形的白色海灣
優美弧度襯托著蔚藍海洋
是蘇花公路沿線最美的景點
和平到崇德之間可見一整條斷層海岸
這裡是蘇花公路最陡的一段 一邊是高聳直立的斷崖 另一邊則是波濤洶湧的太平洋 這裡就是鼎鼎大名的清水斷崖 公路緊靠峭拔的絕壁 下臨無際的大海茫茫 使我們心跳目眩不已 但又不捨眼前獨特的奇景 硬是想要把所有的景物一覽眼底 才肯善罷甘休 這條路是東部
最早開發的對外交通路線
一百多年前只有附近的原住民
利用這條小山路做為狩獵之用
清朝同治年間陸續有漢人前來開拓
羅大村開蘇花步道可說是先驅者
當時所修築的步道非常狹窄
只能容納一個人行走
到了日據時代日本人改步道為車道
取名為臨海公路
蘇花公路的正式名稱
在台灣光複以後經過各個階段
不斷的修築擴建
蘇花公路才有今天的面貌
驚險的路段到太魯閣口為止
太魯閣到花蓮市
則是一段長約30公里的康莊大道
位在花蓮新城鄉的七星潭
你可別搞錯了
誤以為七星潭是一潭湖水
實際上是一處優美的海灣
七星潭地形險要卻也風光秀美 在這裡遠眺可以看見 蘇花公路的驚險路段 來到七星潭海邊 我們嘗到了海濱烈陽的火辣熱情 浪花一個個在海岸上 打碎退回 仿彿在向我們招手 要我們投入海洋的懷抱
當我們還陶醉在
太魯閣國家公園
風景宜人的中橫峽谷美景
以及蘇花公路驚險的斷崖景觀時
可別忘了這條在民國四十五年七月
開始興建的中部橫貫公路
是由當時擔任行政院退除役官兵
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的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
帶領榮民工程隊
在這一段艱險的地形中
勘測工程設計到施工完成
這些都是他們用青春血汗
甚至用寶貴的生命
所完成的偉大工程
有些路段因為地形岩質的因素
還必須全靠人力開鑿
當我們走在太魯閣國家公園
且不要忘記了
這一部有血有淚的開拓史
為今日的美好旅程
心存感恩與惜福的心

Share.

3 則留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