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3 12 月



秀水益源大厝
馬興陳宅又稱為益源大厝
創建在清道光二十六年
西元1846年
是從廈門渡海來台
經商致富的陳家所建
與霧峰林家、板橋林家
並列台灣三大古厝
益源大厝佔地有三千多坪
是陳姓渡臺開基祖文德公
大房兒子榮華公在道光年間所建
是彰化縣內最大古宅
在全臺也僅次於板橋林宅
霧峰林宅,又稱馬興陳宅
益源大厝規模宏整
採三進三落雙護龍的格局
依序為外埕、門樓、前埕、正門
中庭、轎廳、正廳、後庭、後廳
在剛完成時四周種有刺竹
在外埕各設置兩座銃樓
做為防禦之用
陳武有四個兒子
分別是陳榮華、陳爾良
陳元吉、陳爾儉
清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
陳榮華娶馬氏開始入墾馬興
道光14年西元1834年
彰化發生饑荒
陳榮華、陳元吉/慷慨解囊捐米濟世
獲得知府周璽贈「尚義恤鄰」匾
以及知縣李廷壁賜/「募義可風」匾
陳家便以「尚義堂」為自立堂號
益源大厝建築材料大都以
唐山石板與紅磚來建造
大三合院中有著小三合院
是所謂的「大厝九包五
三落百二門」格式
相傳有九十九扇門佔地相當寬廣
而且大厝的雕刻與彩繪裝飾
也皆出自於名家之手
以高雅的黑、紅兩色
配以貼金技術所呈現
現已列入國家二級古蹟
目前因實施彩繪工程
從民國九十八年元月一日起
在平日暫停對外開放
只在星期日對外開放
我們從圍牆經過外埕以後
在大門上有「陳四裕」三個字
這是分四大房而得名
前埕左右兩邊
各有石砌旗杆盤各乙座
是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年
陳培松中舉時所立
過了大埕來到正門
上面懸有「文魁」古匾
陳家家業科名相當興盛
據說後來又出了武秀才/及貢生數名
真可謂家聲顯赫呢
在門廳上還懸有咸豐舉人
陳培松所立「持恩文魁」匾
並有「皇恩來北闕」
「家道振東瀛」的古對聯
在大廳的門楣有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祖宗創業克勤克儉
子孫守成勿怠勿荒的家訓對聯
兩邊走廊則改為廂房
公廳內部供奉祖先牌位
上懸有陳氏祖先遺像6幅
旁有木刻對聯
修其孝弟敦本要敘彝倫
是該家族兒孫出世次秩序
一代可以分一字命名
在公廳後面的後廳則供奉神明
兩旁第一護龍
有小天井、拜亭各二
以及水井各一座
加上大埕西面一口
共有三口井
含有飲水思源追遠報德的涵義
但目前也都不使用了
整座大厝共有三進
所謂/「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
在大正12年時
龍邊護龍門廳重修時
聘請和美柯煥章施做彩繪
上書有/「磺溪笑雲、汴村漁人」落款
虎邊護龍/則是鹿港王席聘的書法墨跡
王席聘在日治時期
受聘到陳家擔任私塾講學
這書法就是明治34年
西元1901年所留下的作品
相當的珍貴
兩旁的護龍
第一外護龍有對稱的方門
第二外護有對稱的圓門
方門住大、二房
圓門內住三、四房
青綠磁窗灰石牖
紅色磚牆相互輝映
後堂則為佛廳
廳堂門屏繪有觀音菩薩像
兩旁對聯書有「萬法皆空明佛性
一塵不染見禪心」
以及「紹祖宗一脈直傳克勤克儉
教子孫二項正事惟讀惟耕
做為期許後代子孫以/「耕讀傳家」
為祖訓的書香門第
益源大厝外/東西兩側各有池塘一個
後院則有花園、果樹園
是陳家主人常常散步休閒的地方
雖然目前整個大厝貌已略顯斑駁
但由其建築規模的龐大
仍可想見其當年輝煌的景象
與中國傳統莊園的古典之美

楠西鹿陶洋江家古厝
位在台三線台南玉井與
楠西間的江家古厝
是公認全台最大
而且保存相當完善的/閩南式大型傳統農村聚落
佔地有3.5公頃的古厝聚落
保留了200年歷史的/土角厝竹編厝
以及日治時代的紅磚屋洗石子屋
仿佛是台灣300年來
農家建築變遷的縮影
最大特色是十幾代聚居而未分家
保留了「宋江陣」的歷史文化
江家子孫繁衍
卻始終維繫/傳統農業社會家族結構
整個古厝充滿歷史文化意義
可謂活的聚落博物館
江家現有大約30戶/一百多人居住
全區建築物有一百三十六棟
以紅瓦厝居多
其它如竹編屋、土角厝
混凝土屋、鐵皮屋等
除了部份更新與重建的房屋之外
還有屋齡約七十年/到一百年的老厝
做工及裝飾都極為有特色
屋前月眉形的蓮花池
仍然維持200多年前的舊形制
是過去農家必備的貯水池
江家古厝最大的特色
就是聚落本體的建築與空間
它代表了漢民族移墾定居
而逐漸形成的一個活的聚落樣本
充滿了歷史與文化的豐富意義
前往江家古厝
只要沿著台3線到楠西鹿田村
就可在路旁見到一個釣魚池
再往內看一棟/座東朝西的宗祠建築
兩側連接古厝即映在眼廉
整座聚落背山面水
前有蓮花池
後有鹿陶洋山
南北兩側有山溝引水在屋前會合
是一處地理風水絕佳之地
江家村具有三百年歷史
整個聚落/以四進三院的四合院為主軸
中軸線為江家祖先宗祠
前有神明廳、公廳、拜亭/總共是四進
除了連接廳堂的左右廂房外
在橫向有十三條護龍
左邊有六條、右邊則有七條
都是子孫的住屋
縱軸前方護龍延伸形成一個外埕
最外圍為雞寮豬舍
從整個聚落結構來看
有如一座城堡山寨
江家族人現在保存的/傳統文化活動
如「宋江陣」、/「吃公」、「入丁」
「開龕」、「東峰大帝聖誕日」
「李府千歲聖誕」等
另外;江家族人
為了管理祖先遺留下來的資產
特由四大房延續子孫的系親
組成江家「公司」管理
而古厝內都是公地
區內房屋不管是新建或修建
都以紅磚厝為主
而且高度不能超過宗祠
這是國內古厝聚落難得一見的
楠西鄉鹿陶洋的江家古厝
與彰化縣社頭鄉團圓堂
是國內目前保持最完整的合院
宅群最完整的兩個地方十三護龍
佔地都在三甲地以上
座山面水大埕視野遼闊
周圍均種植竹林防禦
形成一個封閉式圍屋
這是客家族群的建築特色
主要是團結宗族有效抵禦外侵
而屏東佳冬蕭家五堂大屋
則是客家原鄉傳統圍攏概念
融入閩南建築工法的
另一種客家建築風格的表現
據史學考證
台南楠西鄉鹿陶洋的江家古厝
與彰化縣社頭鄉湳雅村的
寧遠堂、團圓堂兩個地方
都是清末客家族群
為了逃避械鬥的第二次大移民
所形成的圍攏聚落
經歷過第二次移民後的客家族民
在生活 習俗、語言
融入閩南的主流文化
致使後代逐漸忘記/客家常儀與客家話
目前客家學者通稱這些
客家族群為福佬客
在鹿陶洋江家古厝裡
都有設置了導覽和解說牌示
大致上分出12區
風月池、宋江陣練習場
拜亭、公廳、神明廳
祖祠堂、盈富居、土角厝
土角殼倉、古井等景點
建物上更鑲有日據時期
建築時所用的素面瓷磚
尤其前院的半月池
湖面開遍了白色/與紫色的睡蓮與荷花
偶爾幾隻白鷺鷥掠過
加上翩翩飛舞的蝴蝶
幾隻蜻蜓到處亂飛
一幅自然生態景觀
讓靜態之美又多了生動的襯托
從此處觀賞半月池和江家古厝
特別的詩情畫意
走在古厝中欣賞文化同時
別忘了跟當地熱情的住民
微笑打招呼喔
他們可是相當熱情呢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