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財經月刊《環球金融》(Global Finance Magazine)21日公布了「2023年全球最富有國家」排名,前3名分別是愛爾蘭、盧森堡、新加坡,台灣則名列第14名,擊敗英國、德國、法國、荷蘭、加拿大、以色列、比利時、日本與南韓。
據《環球金融》的報導,世界上許多「最富有」的國家大多數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就連新冠疫情大流行與全球經濟放緩,也幾乎沒有削弱這些國家的巨額財富,例如聖馬力諾、盧森堡、瑞士和新加坡,它們受益於先進的金融部門和稅收制度,吸引了大量外國投資、專業人才和銀行存款。
而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擁有豐富的石油等自然資源,發達的博弈和觀光產業也有利於其商業發展;亞洲賭徒的天堂澳門雖然歷經了近3年的封鎖與旅行限制,但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區之一。
報導認為,雖然國內生產毛額(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值,但將該產出除以國家或地區的長住居民人數,才是準確衡量國家之間人口貧富程度的最好辦法。所以「富」往往等於「小」的原因就非常清楚了,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規模與少數國民相比是不成比例的。
然而,還要再考慮通貨膨脹率以及當地商品和服務的成本,我們才能更準確地了解一個國家的平均生活水平,因此一般又會將該國的購買力平價(PPP)納入考量,這數字通常以國際流通的美元表示,以便在不同的國家之間進行比較。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資料顯示,世界上最貧窮的10個國家的人均購買力為1380美元(約合新台幣42924元),而最富有10個國家的人均購買力則超過10萬5000美元(約合新台幣326萬元)。自去年10月以來,貧窮國家的人均購買力僅因為通膨增加了30美元,但高收入國家的人均購買力卻增加了5000多美元。不過上述統計數據需要注意的是,IMF曾一再提醒,對某些數字應該持保留態度。
另根據報導中列出的「2023年全球最富有國家」排名,台灣位居第14名,而前1至13名則分別為愛爾蘭、盧森堡、新加坡、卡達、澳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瑞士、挪威、美國、聖馬力諾、汶萊、香港、丹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