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4 12 月


歐美國家在運動賽事、文化藝術與演唱會活動上力拼減碳之際,台灣從北到南大大小小的場館也卯起來總動員。但有場館業者跟CTWANT記者訴苦,「現在不是走文青愛地球路線,而是求生戰!」

面對氣候與環境變遷議題,全球已有超過140個國家宣布推動淨零碳排,但從一開始的鼓勵與倡導,接下來恐強制執行。除了演唱會,高雄市運動發展局科長簡名君告訴CTWANT記者,從2020東京奧運起,奧委會追求 2030 年之後舉辦的奧運賽事都須碳中和,包含要求主辦城市必須減少及補償直接與間接的碳排放。

簡名君說,市府近年主辦或協辦的賽事活動,都以永續發展綠色設計為主軸,以3R的Reduce減量、Reuse重用、Recycle回收為目標。像是高雄富邦馬拉松為每一位完成里程碑的跑者種下一棵樹,使用再生材質的獎牌、塑料回收品再製頒獎台及選手跑衣選用環保材質等。

不少民眾也發現,近來到藝文場所拿不到紙本節目單,連門票都要無紙化,因為據英國藝術委員會的報告,博物館、戲劇和視覺藝術占文化產業碳足跡的六成,原本被認為是「無煙囪產業」的藝文觀光,在現今的嚴格標準下,都成了汙染的一員。

兩廳院最具代表性的水晶燈,已改成LED燈泡。(圖/翻攝自國家兩廳院臉書)
兩廳院最具代表性的水晶燈,已改成LED燈泡。(圖/翻攝自國家兩廳院臉書)

2019年,英國國家劇院推出《劇場綠皮書》,針對劇場最容易耗費資源的道具、服裝、舞台布景,以及因交通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制定了三等級的綠色規範;顯示未來全球各文化場館將會面臨更嚴格的標準,否則不被受邀。

為了節能減碳,一開始就要綠建築,無紙化、省電燈具、使用綠電、雨水收集再利用等都已成基本配備。全台從南到北的場館無不絞盡腦汁,盡量摳出能減的二氧化碳。

高雄衛武營推出綠色交通政策,搭乘捷運參加活動減10元,以此減低觀眾的交通碳排放。台中國家歌劇院甚至發扇子給民眾,以減少冷氣使用,工作人員吃的便當改為團膳,為減少廚餘還可打包回家。成立超過36年的台北國家兩廳院,是台灣最重要、最指標性的國際級藝術中心,去年還加入由歐盟支持之「永續劇場聯盟」STAGES。

兩廳院副總監施馨媛表示,劇場營運上最大碳排是「觀眾的碳足跡」,他們每年有1000多場的演出,所以今年新裝不少汽車充電樁,並鼓勵民眾用共享機車、自行車前來,甚至下雨天常見的塑膠傘套都省掉,設置雨傘除水器。

為了減碳,兩廳院引以為傲的華貴水晶燈,也從2022年改用LED節能設備,至今用電量減少12萬度、減少碳排65公噸。接下來要逐步用綠建材更換內外裝潢。「但減碳的困難,在於要創作者跟觀眾有永續觀念,才能讓節目製作永續。」施馨媛說。

故宮的文物出國展覽時,運輸前的包裝非常嚴謹。(圖/翻攝自國立故宮博物館臉書)
故宮的文物出國展覽時,運輸前的包裝非常嚴謹。(圖/翻攝自國立故宮博物館臉書)

文化部今年啟動「文化產業減碳科研輔導計畫」,預計用五億經費、四年時間協助減碳,但這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次採訪罕見出現大量拒訪,不願具名的活動主辦單位向CTWANT記者訴苦,減碳增加成本,吃力不討好,更多是無所適從。

他舉例,像是舉辦藝術品與畫展不可或缺的包裝與保護緩衝材料、展品運輸、展覽場域的照明與布置,都是大量排碳,但展品運輸與包裝材料根本省不下來,環保材質極貴,小型公司負擔不起,更何況「哪個藝術家願意自己的作品不是被包裹得誠意十足,漂漂亮亮、還雙手奉上?」

展品運輸也很困難,貨運占全球總碳排量8%,電腦大廠宏碁在今年12月的COP28的杜拜現場,就是以減少產品運輸的碳排放為演講題目。

今年12月的COP28,國際品牌紛紛展示如何減少碳排放。(圖/翻攝自氣象達人彭啟明臉書)
今年12月的COP28,國際品牌紛紛展示如何減少碳排放。(圖/翻攝自氣象達人彭啟明臉書)

宏碁供應鏈資深主管RiccardoBernasconi表示,必須先收集數據,改變貨運模式,導入電動車、生質燃料, 還要幫包材瘦身、減量減重,設法集中貨品,用最少的貨櫃裝最多的商品,以減少運輸次數和總里程數,為此還在深圳蓋了併櫃中心。

「那是大企業在幹的,我們這種小公司怎麼可能做得到」。不願具名的業者提到這就咬牙切齒,前一陣子畫廊協會打算將碳權納入門票計價,以及碳權買畫等計畫,被主管機關打回票稱「與法不符」。看來要做減碳文化經濟,還有很多路要走。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