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 11 月



富士康在中國驚爆將被查稅,連大陸民眾都不看好,擔心引發更多外資企業出走。(圖/中新社)

富士康在中國驚爆將被查稅,連大陸民眾都不看好,擔心引發更多外資企業出走。(圖/中新社)

22日一早,中國大陸的微博和百度熱搜榜被同一條新聞洗版,也就是《環球時報》獨家報導,廣東、江蘇的富士康集團所屬公司將被查稅,而河南、湖北則是要被查用地問題,大陸的股民都了解,原因就是創辦人、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要選舉惹的禍,被要求政治表態與施加壓力,台商對此低調以對、就怕惹禍上身,但也直言調查結果可大可小,如果最後只是被罰款,那還算好解決,但這是在疫情後、美中貿易戰,外資陸續出走的狀況下,這樣的文攻武嚇,對大陸自身的經濟反而有害,需要更有智慧的解決方式。

郭台銘1974年在土城成立鴻海,1988年在大陸建立首個生產基地,由於當地勞動力充足及各地政府政策支持,在拿下各大國際電子代工訂單後快速成長。數據顯示,2022年富士康科技集團營收1.48兆人民幣,年成長10.47%,儘管毛利沒有像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等以網路為主的本土科技公司高,但仍是大陸規模最大的電子代工廠。

陸媒統計表示,富士康在大陸貢獻百萬人的就業機會,進出口總額佔大陸約3.6%,在河南鄭州大本營,更是佔了當地超過八成的出口貢獻。由於富士康是「如此特別的存在」,在新冠疫情期間,不少台商都傳出,儘管各地都被封城關廠,但富士康的產線仍能開工,由政府力保人員和運輸供應鏈,幾乎是「特殊綠色通道」,甚至連帶讓相關產業鏈被放寬標準而開工。

所以4年前、以及現在郭台銘要在台灣參選消息,儘管兩岸企業家都不看好,認為只是一場遊戲,但一直也不認為大陸會因此拿富士康開刀,畢竟郭台銘在4年前宣布退出鴻海管理層,且富士康在大陸的產業鏈事關重大,所以才讓郭台銘在今年8月底的宣布參選記者會上大聲說出,不怕中共把鴻海財產沒收。

然而這次被《環球時報》放話式地揭發會被查稅一事,在台商眼裡,意外、也不意外,儘管富士康在大陸喊水能結凍,但因為各地政府在吸引外資入駐建廠的時候,都會給予大量稅收與土地優惠,還有法令的模糊地帶,等於是很多把柄在手上,給的時候大方,收回的時候也不會客氣,就說是「依法行政」。

以「全球最大代工廠」之稱的富士康,由於代工毛利跟其他產業比起來實在很低,加上大陸經濟蓬勃發展中,房地產是最重要的火車頭,不少台商光是在舊廠地搬遷都能獲得龐大收益,所以富士康十多年來也一直有在房地產市場試水溫,陸媒統計,光是富士康公開證實過的,就有五個商業地產項目、兩個住宅項目以及47個工業園區。

《環球時報》推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來形容這件事,提到這次的查稅合情、合理、合法,富士康旗下企業有義務積極配合調查,若確有違法違規行為,應認錯認罰、加緊整改。

不願透露姓名的台商表示,富士康在大陸已經算是繳稅大戶,也因代工關係,受到國際產業鏈在環保、安全上的眾多審核,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被大動作點名,絕對還是要求在政治上表態,所以調查結果可大可小,加上目前兩岸關係不良,過去能扮演居中調節的海基會與海協會完全停擺,所以重點不是富士康有沒有違規,而是富士康私下會被要求些什麼。

以先前遠東集團就因為在台灣公開的政治獻金有捐款給民進黨,就被大陸官方與媒體輿論冠上「資助台獨」標籤,同樣被以查稅、環保、員工健康、安全生產與消防等原因,在2021年處以4.74億人民幣的巨額罰款,當時同業也沒辦法聲援,畢竟有八成上市公司都有大陸業務,遠東最後默默交錢了事,台商感嘆兩岸關係不佳,讓他們裡外不是人。

加上美中貿易戰,不少台商也面臨選邊站的問題,因為美國與中國大陸都是重要的市場,兩方都得罪不起,像是富士康儘管在新冠疫情期間有被「特殊對待」而維持住部分產能與營收,但仍陸續因供應鏈的需求遷廠至外國投資,包括印度與東南亞,當時就引發陸方不滿,藉這次算總帳,台商大嘆,「能用錢解決的事都是小事,但如果美中衝擊持續,這下真的很棘手。」

雖然大陸官方以政逼商的情況不少見,然而疫情後大陸經濟恢復不如預期,加上外資持續出走,所以這次在大陸網路世界,出現了相對多惋惜的聲音,先是在股友交流群上,儘管也有大量的「精準打擊台獨分子」、「明天會是血雨腥風,考驗信仰的時刻到了」之類的酸言酸語,但也有「富士康不拖欠薪資,社保依標準交,參照比亞迪血汗工廠不知道要強多少」、「外資可以全面撤離了。我們失業都進國企。」以及「看來是覺得外資還走得不夠堅定呀,繼續,以後都到西北喝風去!」很多大陸網友都希望富士康這波交完罰款後就能恢復如昔。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才剛在廣東考察時要求「始終堅持以製造業立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以及強調「希望外國投資者抓住機遇,到中國來深耕中國市場」,還在18日的一帶一路高峰會上宣布,即將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明明就是要積極鼓勵外資來的時刻,突然這樣打壓國際知名的外資集團,這明顯會讓外國企業恐懼而不敢投資,跟國家政策背道而馳,在兩岸關係的複雜下,經濟、政治的界線需要更有智慧的化解。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