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 1 月



通膨降溫及銀行業動盪,讓投資者紛紛湧入去年大跌的科技股。(圖/報系資料照)

通膨降溫及銀行業動盪,讓投資者紛紛湧入去年大跌的科技股。(圖/報系資料照)

通膨降溫及銀行業動盪,讓投資者紛紛押注聯準會加息已到頂點,集體湧入去年大跌的科技股。美股上周五(3月31日)收盤,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獲得2020年以來最佳季度表現,剔除金融股、主要是大型科技公司的那斯達克100指數,從去年 12 月底低點反彈超20%,進入技術性牛市。

而那斯達克前三大股票也是第一季漲幅最多的贏家。電動車特斯拉股票大漲68%;投資者能接受Meta大幅裁員縮減營運成本,也讓臉書的股票漲了76%,是2013年以來最好的季度表現。與此同時,標普500指數第一季僅上漲7%,而以小公司為主的羅素2000指數漲幅不到3%。

美股大盤在1月的反彈後陷入了持續的低迷,知名分析師和市場人士紛紛警告投資者美股陷入「死亡區」,或者「不要逢低買入」。直到3月初,強勁的美國經濟數據還讓市場相信,聯準會將會在3月議息會議上大幅加息50個基點。

結果,市場的敘事3月初發生了徹底的顛倒:矽谷銀行爆雷導致人們對銀行業的健康狀況感到擔憂。而後續矽銀的倒閉、瑞銀和瑞信的合併,都讓投資者相信,聯準會將停止加息來對抗通脹。

銀行業危機導致的信貸緊縮,對大型科技公司而言也是利好。假如借貸變得更加困難,那業績最有韌性的顯然是那些現金流最充裕、不依賴借貸的大公司如蘋果、微軟、谷歌等。與此同時,銀行業危機引發的債市劇烈波動,也讓債券投資者紛紛買入大型科技公司的股票「避險」。

也有分析師指出,第一季科技股的集體上漲,主要是因爲去年的超賣。去年聯準會的激進加息,極大傷害了科技股。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飆升的通膨和不斷上升的利率促使投資者遠離成長型公司,轉投利潤率高、現金流穩定和股息收益率高的公司。

市場對加息的後果反應過度,結果就是科技股跌得太多,所以在今年,反彈也最大。但部分分析師認為,科技股的基本面非但沒有改善,反而還有所惡化,不應該把科技股當成「避險資產」。

資管機構lands Berg Bennett首席投資長Michael Landsberg認為,在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下,人們不該把科技股當成避風港。他指出,隨著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需求將開始軟化,科技公司的基本面正持續惡化。他在受訪時表示,這就是科技公司大舉裁員的原因。現在需求減少了,公司可以減少僱員數量,但他們必須意識到自己的收入並沒有增長,必須削減開支。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