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新書《晶片對決》,13萬字爬梳台灣半導體發展脈絡,獲各界重視。公信電子董事長宣明智(左1)、前經濟部長尹啟銘(左4)、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左5)、前行政院政委楊世緘(左6)、清大榮譽講座教授史欽泰(左7)、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左8)等出席新書發表會。(圖/黃耀徵攝)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公開表示,若對岸攻佔台灣,美方有摧毀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計畫,前經濟部長尹啟銘對此認為,炸毀台積電可行性不高,因台灣還有有珍貴的「人才」資源:「有必要摧毀嗎?不是有設備就能生產,還要靠技術人員操作才能做出來;我看不出來摧毀(晶圓廠)的意義。」
曾任經濟部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政務委員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的尹啟銘,以台灣觀點著成新書《晶片對決:台灣經濟與命運的生存戰》,今日舉行發表會,在會後媒體聯訪被問及敏感的「去台化」概念,尹啟銘直言:「『去』台積電,去不了。大家都要靠台積電雄厚的技術實力,如ASML、NIKON研發新設備要台積電測試調校。」
尹啟銘說,台積電工廠已分散全台灣,竹科、竹南、南科、中科都有,要炸哪個?更直言:「廠落在大陸手裡又怎麼樣?晶圓製程有上千個工序。」
尹啟銘指南韓三星也買跟台積電一樣的ASML機台,但先進製程良率就是沒有台積電好。也因此,台積電的對手三星、半導體後進者大陸,很多都挖台灣人才,且是「高階、能做系統整合的人才」。台灣可貴之處在具有許多半導體實戰經驗的林本堅、蔣尚義、梁夢松等;科技動態發展,工研院具有基礎研發能量,值得政府重視。
尹啟銘指出,美國對中國,從貿易戰延伸到科技戰、上升到地緣性政治,夾在中間的台灣能做的只有「突圍」,台灣上下游產業要整合,強化下游終端應用,才能提高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並建議政府帶廠商出去尋找合作機會、或是把新創事業邀回台灣。他在經濟部時,就牽成三菱重工與漢翔合作,也把生技業藥華藥、聯亞邀請回台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