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8 1 月


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社團張貼一張照片,照片中的早餐店將常見的「總匯三明治」寫成總「會」三明治,讓不少網友笑說「這也能寫錯」。但有細心的網友指出,其實「總匯」才是錯誤的用法。

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上傳照片,只見照片的拍攝地點是在一處早餐店,而畫面的主題是一個三明治,但是三明治前面放有一個標有「總會三明治20元」的立牌。上傳文章的網友也笑稱「夜路走多了,總會三明治」。

不少網友在看到這則貼文後,也紛紛留言表示「是總會還是總匯?!」、「不是,20元也太便宜」、「人紅是非多,活益比菲多」、「一人做事一人當,小叮做事小叮當」、「總會的賣20元,那地方分會的是多少?」。但也有幾位細心的網友表示「英文是 Club Sandwich,『總會』是對的中文翻譯」。

這個「總會」可不是寫錯字喔。(圖/翻攝自FB)
這個「總會」可不是寫錯字喔。(圖/翻攝自FB)

據了解,三明治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18世紀的英國,當時三明治伯爵(John Sandwich)因為太過熱愛打牌,打到廢寢忘食,所以他的妻子(也有一說是廚師)就拿兩片吐司,在中間夾入起司、火腿、生菜,成為最早的「三明治」的原型。也因為是三明治伯爵所發明的,所以這個嶄新的食品就用三明治(Sandwich)來命名。

後來因為三明治伯爵的關係,三明治開始在上流社會中流傳開來,不少英國的高級俱樂部都開始自己製作三明治,久而久之,三明治的名字就從原本的「Sandwich」變成「Club Sandwich」,而Club Sandwich的正式翻譯名稱就是「總會三明治」。(早期Club的翻譯是總會,後來才改成上海音譯的俱樂部)。

至於為何在台灣,「總會」三明治會變成「總匯」三明治呢?根據《太報》報導指出,在二次大戰結束後,駐台美軍在台灣成立了美軍顧問團軍官俱樂部,也是在這時期將三明治這道料理引進台灣,也由於是在美軍俱樂部才能吃到的,所以這道料理在當時也是叫做「總會三明治」。

但隨著台美斷交、美軍俱樂部撤離台灣,當初在俱樂部內的工作人員就將一些美式料理流傳至民間中,但許多民眾無法理解「Club」等於「總會」,所以後來「總會三明治」就與「總匯三明治」混合使用。

報導中也引述了《食貨誌:寫給吃貨的故事與烹調的道理》的內容,指稱台灣最常見的連鎖早餐店美而美創辦人林坤炎,當時在餐廳看到「總匯三明治」後,覺得這個名字十分的豪華氣派,大有「匯聚許多美食」的感覺,因此便將當時只有放生菜、番茄、培根的三明治,改成放玉米、火腿、肉鬆、豬肉排、牛肉排、雞蛋等早餐店常見的食材,變成如間大家所熟悉的「總匯三明治」。

嚴格說起來,「總匯三明治」一詞,就是由台灣人所獨創的特殊食物。而「總匯三明治」這道匯集許多食材的三明治,自然也只有台灣才能吃到。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