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8 11 月


在香港都市景觀中,騎樓式建築、常為住商混合的「唐樓」,可說是香港標誌性的建築形式之一,而在九龍旺角也有由一列十四幢建築群組成的「618上海街」百年唐樓,經過市區重建局保育活化後,除了留存早期建築細節,也進駐不少在地特色小店,同時結合社區服務,讓百年唐樓就此有了新面貌。

昔日的商家名如「華生電器行」會寫在柱子上,用於店家宣傳,而透過AR模式可以重現過往風貌與歷史介紹。(圖/魏妤靜攝)
昔日的商家名如「華生電器行」會寫在柱子上,用於店家宣傳,而透過AR模式可以重現過往風貌與歷史介紹。(圖/魏妤靜攝)

618上海街屬於典型的「上居下舖」形式,意即樓下做生意、樓上作為民宅,而且揉合中國南方街屋和西方廊柱式的建築特色,這種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在19世紀末到戰後初期在香港蔚為流行,也形成香港商業街道的主要風貌。而618上海街的其中十幢騎樓式建築建於1920-1926年,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另四幢六層高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則建於戰後1963-1964年。在1950-1960年代可說是上海街最繁華的時候,當時包括鐘錶、鐵器、米舖、蘇杭洋貨、當舖、居家雜貨、中藥行、綢緞店等各色商家林立,曾是九龍的商業中心。現在旅客來訪,只要用手機於指定位置掃描QRcode,便可透過AR擴增實境模式,了解眼前建物的相關歷史,甚至可以像穿梭時光一般,站在虛擬的舊店舖或街景前合照,感受舊日情懷。

鍾燕齊打造出宛如私人文具博物館的「銀の文房具」,希望也能起到教育作用,讓大家看到香港不同年代文具的演變。(圖/魏妤靜攝)
鍾燕齊打造出宛如私人文具博物館的「銀の文房具」,希望也能起到教育作用,讓大家看到香港不同年代文具的演變。(圖/魏妤靜攝)
銀の冰室的「鮮紫蘇檸檬」(左)、「香茅青檸薏米水」,使用了自家農場的香草。(各36港幣/凍飲,圖/魏妤靜攝)
銀の冰室的「鮮紫蘇檸檬」(左)、「香茅青檸薏米水」,使用了自家農場的香草。(各36港幣/凍飲,圖/魏妤靜攝)

接下來走進唐樓內逛一下特色小舖吧!有個超復古的「銀の文房具」擺滿各色懷舊文具與小物,例如各種書寫工具、畫具、公仔、貼紙簿等,尤其集中在戰後至1980年代。而這裡的小物可看、可拍但不能買,原來創辦人鍾燕齊是一個策展人,他本身喜歡收藏老東西,曾經每週末走訪老街區的雜貨店、紙紮舖、玩具與文具店等地,只為搜羅舊物,他也鑽研這些舊物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去編撰相關書籍,而每編一本書他還會重建一個實體空間展出自己的收藏品,例如曾經布置出影樓(照相館)、書齋等,而這間模擬傳統文具店的「銀の文房具」,據說只佔其百萬件藏品中的5%左右,相當驚人。

在文具店旁,還有一間「銀の冰室」同樣由鍾燕齊開設,店名中的「銀」都來自鍾燕齊心愛的白貓「阿銀」之名,阿銀還被封為真正的店長。因此冰室中隨處可見阿銀的可愛身影,或是壁畫或是照片,深得顧客歡心。而和文具店相仿,在冰室的櫥窗與桌面鑲嵌的玻璃櫃內同樣放有鍾燕齊的蒐藏,預計每兩個月換一次展件,例如採訪當時便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加菲貓」主題。再說到餐點,銀の冰室有些特色飲品使用自家農場種植的紫蘇、香茅、薄荷等香草,亦有部分食材來自香港青年組成、推廣在地農業的「復耕者聯盟」,可以說頗具巧思。

在銀の冰室牆上可見藝術家幫阿銀畫的大幅壁畫。(圖/魏妤靜攝)
在銀の冰室牆上可見藝術家幫阿銀畫的大幅壁畫。(圖/魏妤靜攝)
主打古著的「美華氏」因認為活化後的618上海街與品牌概念相符,都有「讓舊物煥發新生命」的意涵而進駐其中。(圖/魏妤靜攝)
主打古著的「美華氏」因認為活化後的618上海街與品牌概念相符,都有「讓舊物煥發新生命」的意涵而進駐其中。(圖/魏妤靜攝)

接著來到在香港小有名氣的「美華氏」,品牌成立於1993年,目前在香港設有四家分店,最初以賣古著服飾起家,除了可以在此找到從美國直送的不同年代衣物,還有品牌破舊立新、將老牛仔褲等服飾重新修改過的男女服飾及童裝,因此客群年齡層相當廣。而逛小店之餘,也不妨多瞧瞧建築細節,除了展現不同年代工匠手藝的騎樓廊柱、老花磚,還保留了約為1920年代的圓拱紅磚牆,也成為許多人拍照打卡的最佳背景。

大約1920年代留下來的圓拱紅磚牆,可看出當時流行的建築風格。(圖/魏妤靜攝)
大約1920年代留下來的圓拱紅磚牆,可看出當時流行的建築風格。(圖/魏妤靜攝)

DATA

618 上海街

地址:香港九龍旺角上海街618號

開放時間:11:00~23:00

網址:https://618.ura-vb.org.hk/tchttps://618shanghaistreet.com/

Share.

Leave A Reply